受訪專家: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丁思遠
環球時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歐陽云霜
“一年之計在于春”,想要生活有點改變,春天也許是最好的時節。美國一家調查機構近日對2000人進行的調查發現,73%的人認為春天是“變化”的季節,最適合迎接新挑戰、嘗試新變化。經歷了漫長的寒冬,人們在春季更想要“主動出擊”,因為春日帶來了諸多的積極身心感受。
精力充沛
46%的受訪者認為自己在春天更有活力。氣溫逐漸回升、日照時間變長,脫下厚重冬裝的人們紛紛走出戶外,身體活動增加、能量水平提高。另外,與陽光的“親密接觸”還促進體內維D的合成,幫助提升精力,讓人們從事日常工作、學習而不感到疲勞,同時還有余力享受休閑活動樂趣。
感到清新
鳥語花香、微風和煦、柳條飄搖、湖光瀲滟……生機勃勃的春景讓43%的受訪者覺得春天洋溢著清新、放松、自由的氣氛。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丁思遠告訴“環球時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春天的色彩、聲音和氣味都更豐富,能夠頻繁地給人以新鮮的體驗。在“新鮮感”的刺激下,人們嘗新、嘗鮮的意愿更強烈。
精神振奮
超過1/3的人說自己在春天感到精神狀態更佳。有研究表明,與秋季和冬季相比,人體在春季和夏季會分泌更多的血清素。這種物質有助改善心情、觸發更多欲望,讓人想在戶外度過更多時光、做更多事情,體驗到更強的幸福感。
“新的感受帶來新的沖動?!倍∷歼h說,從心理角度看,春天是給人“希望感”的季節,我們的內心狀態變得豐富、積極,升起一種“重新開始”“讓生活和以前不一樣”的動力和勇氣。上述調查發現,這個春季,人們最想做出以下改變:
旅行。47%的受訪者稱已經做好了春日出游安排。疫情陰霾散去,春暖花開時節,人們“說走就走”的心早已按捺不住。據多平臺和旅行社數據顯示,進入2023年以來,旅游行業復蘇勢頭非常迅猛,甚至超過疫情前2019年的水平。丁思遠說,旅行是對“此時此地”的一次“暫別”,去體驗不同的生活場景、接觸不同的人、了解不同的文化。它就像一個儀式,把“新的”和“舊的”分隔來開,許多人改變自我的第一步都是從旅行開始的。一趟旅行過后,清空思緒歸來的我們,或許能做出決定、重新出發。世界這么大,不妨今春就去看看。
制定目標。新春伊始,32%的人會開始做新一年的計劃。改變需要行動,行動力的來源之一是目標感。一年之初制定全年大致的目標框架,可以幫助我們看清“道路”,減少迷茫,知道努力的方向。對目標達成的期待,會產生積極的推動力,讓我們在某項事業上持之以恒,向理想的自我逐步靠近。
改善飲食。都說“春天不減肥,夏天徒傷悲”,為了在夏天穿上心儀的服裝,29%的人會在春天開始減重大計,積極調整飲食。適當減少碳水,少吃油鹽,多吃蔬果,攝入優質蛋白,都有助于控制體重。
更多社交。春天讓人更想出門“見見人”了,29%的受訪者表示希望在這個季節結識更多朋友。生活和工作要迎來嶄新的局面,拓寬“朋友圈”是必要的。不妨在這個春天多主動與他人建立聯系,約著見個面,或戶外踏青或品茶賞花,擴大自己的關系網,為人生創造更多可能性。丁思遠還提到,春意盎然時節,也容易“春心”蕩漾。研究發現,春光減少了褪黑素的分泌,提升了性腺功能,人們的愛欲得到釋放,是個非常適合戀愛的季節。春日出行,或許能“轉角遇到愛”。
今日谷雨,雖是春季的最后一個節氣,但要做出改變,為時未晚。不妨趕上這趟車,抓住春天的尾巴,多走出去、多接觸人、多些嘗試、多感受愛意,積極主動、不負春光?!?/p>
責編:張宇
主編:屠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