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模式”不能走形式

本報特約評論員   陳  年

近日,針對部分互聯網平臺的青少年模式不能有效發揮作用的情況,上海市消保委微信團隊對20款視頻、短視頻及直播APP進行了測試。結果發現,20款APP都上線了青少年模式,不同程度地對使用時長、評論互動、充值打賞等功能進行限制,但在實際使用中存在一些問題。

比如,有的時間管理流于形式,某視頻APP在青少年模式下,凌晨4點仍可正常使用且沒有任何提示;有的內容很少且單調枯燥,某直播平臺的青少年模式分為“藝術”“紀錄片”“科普”“護苗”等6個板塊,卻一共只有9個視頻;有的內容池分齡匹配度不高,向4歲兒童和14歲學生推薦的視頻竟是同一部動畫片。

為未成年人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青少年模式自2019年以來在各大視頻、游戲、直播、社交等平臺試點并推廣,在幫助未成年人減少網絡依賴和不良信息影響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仍有一些瓶頸問題亟待解決。

《2021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顯示,91.6%的家長知道青少年模式,但設置過此模式的未成年人和家長不到五成,其中有四成家長認為效果不夠明顯。此前,上海市人大法制委、常委會法工委開展立法調研,曾有學生向調研組吐槽:青少年模式內容非常低幼,破解密碼一點也不難。

青少年模式已逐漸成為互聯網視頻、直播平臺的標配,但內容不多、質量不高、把關不嚴的情況依然存在,距離“能用管用、好用愛用”的目標要求還有一定距離。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青少年模式建設缺乏統一標準,相關獎懲機制還需更加明晰;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平臺企業對履行社會責任重視不夠、內生動力不足,擔心嚴苛的青少年模式會讓未成年用戶流向競爭對手,從而選擇被動應付、敷衍了事。

青少年模式不能流于形式。前不久舉行的2023年“清朗”系列專項行動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網信辦有關負責人表示要用好青少年模式這一保護工具,全面強化治理力度,體現保護溫度。今年將全面升級青少年模式,在豐富分齡內容的同時,對時間和功能進行科學限定,讓青少年模式真正成為未成年人健康上網的“保護盾”。

青少年模式要真正發揮作用,做到名副其實,關鍵還要靠平臺落實。作為網絡服務提供者,各平臺企業應摒棄短視觀念,擔負起社會責任,平衡好社會效益與企業利益的關系,在青少年模式內容池建設上下大氣力,有針對性地提供優質適齡內容。要著眼更多的應用場景和個性化需求,拓展節目形態,創新節目形式,不斷優化和提升青少年模式的用戶體驗,提高未成年人和家長的使用滿意度?!?

一区二区三区sM重口视频流畅|在线新拍91精品国产麻豆情侣|欧美XXXX精品另类|色综合久久综合久久综合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不只是精品 青草娱乐亚洲领先91精品 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柳州莫菁6 亚洲精品嫩草研究院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妓女 色鲁久久网站尤物 97人人超碰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