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術廣受好評,患者紛紛稱贊他為“神醫”
本報記者 丁文君
“真沒想到在家門口就能得到北京專家的診療,既方便子女照顧又省錢?!薄拔胰淌芰?0多年的腰不疼了,唐教授真是‘神醫’‘活菩薩’??!”“有家醫院原本是讓我換膝關節的,唐教授看了我的片子,又仔細查體后說沒必要手術,減少走路保守治療兩個月就可能好轉,這一下給我省了小十萬塊錢……”走出診室后,一位四十多歲的女士淚流滿面地跟記者說。3月28日—31日,湖南省臨澧縣中醫醫院國醫館一樓候診走廊里,這樣的感慨和贊嘆聲不絕于耳。他們口中的“神醫”是指北京骨科名醫唐海教授,他是響應國家“優質資源下沉、振興鄉村醫療”號召,前來當地義診和授課的。短短四天,他為百余名患者解除了多年的頸腰椎部病痛。
他們甩掉了輪椅、直起了腰
唐海,1962年出生,祖籍四川,1985年、1991年獲得首都醫科大學醫療系學士、碩士學位,2001年獲得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骨質疏松與關節病研究中心博士后學歷,現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骨科二級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多年來致力于骨科相關疾病研究與治療,擅長骨質疏松癥、骨質疏松性骨折的診斷治療及脊柱疾病的外科治療,獲國家發明專利8項和實用新型專利8項。他是北京乃至全國最早開展骨水泥椎體成形術(俗稱“骨水泥”)的人。
聽聞唐海教授骨科技術過硬,今年早些時候,臨澧縣中醫醫院黨委書記黃海山和院長李小平就與唐海取得聯系,希望他能到當地深入了解基層醫療機構現狀和患者訴求,通過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助力鄉村醫療提升。經過多方溝通,唐海安排好北京的工作后,于3月28日早上到達臨澧,為20多位慕名而來等候良久的患者進行了診治。
得知北京的骨科名醫要來免費義診,臨澧縣十里八鄉的患者奔走相告,早早就排隊掛了號。義診第一天,候診的人就排起了長龍,坐輪椅的、拄著拐的、被家人攙扶著的、腰疼到無法落腳直立的……很多患者輾轉看過不少醫生,吃過不少藥,甚至做過手術,他們把治愈的希望寄托到北京專家身上,當然也有人抱著試試看的心態。
61歲的村民趙小英因腰疼被診斷為椎間盤突出,當地醫院要求她做手術,費用大概2萬塊錢??紤]到手術風險和經濟原因,她采取了保守治療,在床上斷斷續續躺了大半年,最近三個月更是疼得走不了路,只能坐輪椅出行。3月29日下午,老人坐著輪椅前來問診。經唐海查體、看片后判斷,趙小英的腰疼并不是椎間盤突出造成的,而是腰椎小關節錯位引起。趴在治療床上,唐海仔細地為她尋找壓痛點,摸索到錯位的關節后一提、一轉、一掰,聽到輕微的一聲“咔”后,老人明顯感覺腰部輕松了?!跋麓沧咦?!”聽到唐海的聲音,趙小英的老伴趕緊說,“不行,她走不了,會摔的?!薄胺判?,她肯定沒問題,大膽走!”在唐海的鼓勵下,趙小英下床試著走了幾步,沒想到真能走了,而且越走越順,腰也不疼了。短短幾分鐘,她老伴的面色也從擔憂,到驚喜,再到如釋重負。門診室打開,外面候診的患者看到坐著輪椅進去的趙小英自己走了出來,都紛紛感嘆:“太厲害了!”“真是神醫呀!”趙小英的老伴也高興地說:“今晚終于能睡個好覺了?!?
何家道今年77歲,28歲那年抬抽水機扭了腰,后就一直當作腰椎間盤突出治療,又扎針又貼膏藥,但他始終彎不下腰,坐下、站起都十分困難,一米八幾的大個,就這樣堅持了49年。經唐海診斷,他是長期小關節錯位造成的。經復位后,他從診室出來,記者問他“好些沒?”他做了個從地上撿東西的動作,高興地說:“你看,好了!”
3個月前,66歲的周必清因骨折實施手術,術后出現胸椎后凸畸形及胸椎管壓迫神經引起的相應神經癥狀,大便無力。對她的情況,唐海建議手術,否則慢慢會大小便失禁?!澳梢院图胰松塘恳幌?,如果愿意手術,我可以給你做,爭取盡早恢復?!甭牭教坪5某兄Z,患者二話沒說,當即同意手術。3月30日下午4時許,飽受胸、腰、背部疼痛折磨的周必清第二次躺在手術臺上,接受唐海主刀治療。和唐海一起做手術的臨澧縣中醫醫院骨二科主任羅文兵告訴《生命時報》記者,術后第四天患者已經下地,大便無力癥狀得到改善,復查顯示,后凸畸形情況也有所恢復。
四天來,絕大多數人經唐海診治后都獲得了滿意效果,“神醫”“活菩薩”等感嘆之聲不絕于耳,有患者走出診室后立刻買了一大袋零食送給唐海,用純樸的行動表達真誠的感謝。
傳、幫、帶,想為提升基層醫療做點事
今年2月以來,衛生健康領域接連發布重磅政策,中辦、國辦先后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健康發展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意見》。3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等三部門印發《關于做好縣域巡回醫療和派駐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從不同層面為基層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設計了路線圖,為新時代“強基層”賦予新內涵、注入新活力。尤其是《關于做好縣域巡回醫療和派駐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要采取“固定設施、流動服務”等方式,因地制宜發展村級巡診服務,面向鄉村兩級做好派駐服務,推動服務重心下移、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提高農村居民享受醫療衛生服務的可及性、便利性,讓百姓在家門口就能看上大醫生、好醫生。
唐海從北京大醫院下沉到臨澧縣中醫醫院進行義診,是積極落實衛健委要求的舉動。這次義診也讓他深刻了解了基層患者的就醫需求和求醫不易,感慨頗多。在接受《生命時報》記者采訪時,他認為基層醫療可能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加強一些。
診療水平需進一步提升。此次問診中,唐海發現患者帶來的影像報告中很多被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癥”,但實際并不是,大部分都是因為提重物或者上下床時不小心導致的小關節紊亂或者錯位,有經驗的醫生直接復位就可以解除患者病痛。但這個動作臨床上有些醫生可能不會做,因為復位既費體力,又不如開藥、手術掙錢。所以醫生除了膽大心細技術高外,還要有一顆為患者著想的仁心。尤其在基層醫院,如果復位能好,就可以幫農民患者省一大筆錢。比如,金女士因為車禍導致腰部骨折,在當地一家醫院做了“骨水泥”手術后,仍然腰疼,走路要兩個人扶著。她一直以為是手術沒做好,唐??赐旰笥X得手術沒問題,就是術后恢復中可能出現了小關節錯位。復位后,金女士不用扶就能自己走,這對她的骨折術后恢復非常有利。
一直跟診學習的羅文兵醫生說,看到唐海教授親自為患者復位,既佩服又感動。他們其實也學過體查,但真正看病時,大部分還是依賴看片子和手術,復位這種手法既想不到用,也不敢用,“這次跟著唐教授學習后,再看診我就能用上了?!?
基層檢查設施和用藥要跟上。唐海說,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劇,骨質疏松癥的發生率日漸增加,椎體壓縮性骨折是骨質疏松癥的主要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也是導致死亡的重要因素。義診中他發現因骨質疏松引起腰痛、關節痛,甚至壓縮性骨折的情況非常多見,有些可能已經到了四五級的程度(最高六級),但來就診的中老年患者幾乎沒做過骨質疏松檢查,大醫院用來治療骨質疏松的藥物,在基層醫院要么品種非常少,要么即使有,醫生也大多不知道怎么用,有些甚至因為用得少而停止進貨。唐海說,要想提升基層醫療,好醫、好藥、好設備都得跟上。
患者的就醫理念要提高?!拔叶?0了,沒幾天活頭,就不手術了?!薄笆中g會不會越做越壞呀?”唐海說,看到患者寧愿忍受幾十年的痛苦也不手術,心里還是挺難受的,“我理解他們的顧慮,有經濟原因,也有對手術的擔心。但腰椎疾病直接影響生活質量,在北京100多歲的高齡老人都愿意接受椎間盤手術,術后也恢復很好。我真心希望基層居民能轉變就醫理念,讓自己高質量地生活?!?
為幫助基層醫生提高診療技術,唐海為臨澧縣18家衛生系統的200多名醫務工作者進行了《椎體成形術及椎體后凸成形術的臨床應用》的專題培訓,就新進展網袋技術、椎體金屬支架撐開術,骨水泥的應用及術后管理等進行了講解。義診期間,臨澧縣中醫醫院12名骨科醫生輪流跟班學習,唐海結合看診案例實地教學,跟班醫生虛心求教,讓他們受益匪淺。
希望更多的大專家下沉基層
黃海山書記和李小平院長都是“80后”,是兩位既有魄力又有遠見的年輕管理者,一直致力于將臨澧縣中醫醫院打造成湘西北最好的中醫院?!斑@幾天相處下來,我深深被唐海教授的醫術和工作作風所折服?!崩钚∑秸f,雖然國家有扶持基層醫療的政策,也時不時地有大醫院的專家下來交流,比如開個學術會、做個討論等,真正像唐海教授這種扎扎實實下沉基層,為患者看病、幫醫生提升技術的不多,這才是基層醫療最需要的。
黃海山補充說,在保證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方面,實際還面臨一些困難:一個是來自醫院層面的,一般大專家事務性工作都比較多,大醫院愿不愿意讓他們出來,同時基層醫院有沒有意愿邀請專家來幫扶,只有雙向選擇達成一致才能促成;二是績效薪酬方面的,目前還沒有明確、完善的給付標準和渠道,如果專家的后勤保障和后顧之憂解決不好,很難長期合作。
為更好地落實國家“雙下沉兩提升”方針(指優質醫療資源和醫務人員下沉,提升縣域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和群眾就醫滿意度),臨澧縣中醫醫院從去年就開始探索,為“請進來、走出去”制定了長遠規劃,每年會從醫院財政中單獨為這兩項留出預算。比如,為了提升醫院外科的診療水平,他們請來長沙市中醫院肝膽外科的整個團隊進行“組團式”幫扶,每周有一人來出診、手術、術后管理等。在他們的幫扶下,外科門診量攀升,住院床位從20多個增加到40多個,從肝膽外科轉院的幾乎沒有了,患者的診療滿意度和安全性都得到提升,“更為重要的是,我們自己醫院的醫生培養起來了?!秉S海山說,這次請唐海教授來,短短幾天,就讓這里的醫生體會了大專家的專業度、可靠度和患者的親密度,讓這里的患者體驗了優質資源帶來的直接受益,也堅定了我們繼續請進更多優質醫生的信心。
雖然唐海教授已經結束義診回京,但這幾天仍不斷有患者到臨澧縣中醫醫院打聽:“名醫什么時候再來醫院出診?”有的患者還遺憾地說:哎呀!專家來時,我不知道,專家什么時候再來呢?我們就盼他多來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