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專家:中國防癆協會常務理事、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教授 徐 飚
本報記者 張 健
結核病,又稱“癆病”,曾有“白色瘟疫”之稱,迄今仍是世界上最致命的傳染病之一,每天有近3萬人患病,約4400人死亡。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結核病的防治工作,近年來將其納入“健康中國戰略”,設立專項經費,免費為患者提供檢查服務和治療藥品,結核病防治取得顯著成果。但由于人口基數大,我國仍是結核病高負擔國家。今年3月24日是第28個“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主題為“你我共同努力,終結結核流行”。在此之際,《生命時報》專訪中國防癆協會常務理事、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教授徐飚。她強調,終結結核病流行需要打好組合拳,發揮公共衛生體系在防治疾病中的主力軍作用。
我國面臨結核病高負擔
生命時報:結核病防治是公共衛生的重要內容,主要研究什么,發揮了哪些作用?
徐飚: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吸入含有結核分枝桿菌的飛沫感染,最常見的是肺結核,其次是結核性胸膜炎、淋巴結核、骨結核、結核性腦膜炎等??刂平Y核病最重要的是控制傳染源,也就是發現和徹底治愈痰菌陽性的結核病人。在這個過程中,公衛起著重要作用。在我國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的領導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牽頭負責管理轄區內結核病防治工作,對開展結核病防控工作的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進行指導、管理和考核,發揮“牽頭抓總”和“橋梁紐帶”的作用。在疾病防控體系的主導下,我國構建了完善的結核病防治服務體系,結核病防治取得了顯著成果。
生命時報:結核病得不到有效控制,將對居民健康有何影響?
徐飚:我國一直是結核病高負擔國家之一,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2022年全球結核病報告》顯示,2021年,全球新發結核病例1060萬,致死人數160萬。其中,我國結核病新發患者數為78萬,在30個結核病高負擔國家中,發病數位列第三,僅次于印度尼西亞和印度。結核病是困擾人類健康數萬年的古老疾病,新冠疫情暴發前,它一直位居致死人數最多的單一傳染病前列。結核病可累及全身除毛發和指甲以外的所有器官,尤其是耐多藥結核病療程長、治療費用高,患病后勞動力下降,這些均會給患者及其家庭帶來沉重負擔。作為一種嚴重的慢性呼吸道傳染病,若得不到有效控制,每個人都有可能被傳染。
生命時報:我國是如何一步步認識到結核病防治重要性的?
徐飚:過去,生活貧窮、營養不良者是結核病高發人群。歐美國家在第一個抗生素出現前,結核病的發病率就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而下降了。新中國成立后,社會經濟條件不斷改善,我國也非常重視傳染病的防治工作,組織結核病篩查和治療,包括普遍接種卡介疫苗,結核病得到明顯控制。到了20世紀80年代,我們一度以為結核病已經不再是威脅人群健康的主要傳染病,因其病因明確、檢查簡單快速,同時又有異煙肼、利福平等有效藥。直到1993年,世衛組織突然宣布結核病進入“緊急狀態”,我們才認識到結核病在全球依然是嚴重的公衛問題。
結核病在世界范圍內再次流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和艾滋病流行,導致非洲等地區的結核病暴發傳播。其次,貧困地區結核病流行情況被低估。再次,缺乏有效的結核病防治策略和行動,造成低等和中等收入國家成為結核病高負擔國家。另外,由于結核病治療不規范、缺乏有效的創新藥,使得耐藥結核病在全球流行日益加劇。
耐藥結核病診療須完善
生命時報:近年來,我國在結核病防治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徐飚:1981年起,國務院相繼制定實施了兩個全國結核病防治十年規劃。截至目前,我國在結核病防治方面重點開展了幾項工作。
推進結核病控制項目。1992年,我國利用世界銀行貸款在13個?。ㄗ灾螀^)開展“中國結核病控制項目”,實施世衛組織提出的DOTS策略,即政府承諾持續開展結核病控制項目;對就診病人進行痰涂片檢查;所有發現的傳染性肺結核病人,每次服藥都要在醫務人員的直接面視下服用,并進行記錄;建立藥物供應體系;設置可評估治療效果的結核病記錄和報告系統。此后,全國15個?。ㄗ灾螀^)實施了“衛生部加強與促進結核病控制項目”。
在全國推廣DOTS策略。雖然我國結核病控制項目是世界銀行衛生項目中成本效益最好的,但還遠達不到世衛組織“涂片檢查陽性病人發現率達到70%”的目標。為此,2000~2005年,我國在全國范圍內實施DOTS策略。到2006年,全國現代結核病控制策略DOTS覆蓋率達到100%;新涂陽肺結核病人發現率為79%,治愈率達92%。我國如期實現了世衛組織和全國結核病防治規劃提出的結核病發現率和治愈率超過70%和85%的預期目標。
建立全程關懷體系。2010年,我國開始以控制傳染性肺結核為主要策略,加強耐多藥結核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流動人口結核病的防治工作。后來,又將結核病防治工作納入“健康中國戰略”,免費為患者提供檢查和藥品。目前,我國建立了以患者為中心的“防、診、治、管、教”全流程關懷服務體系。據估算,結核病發病率已由2000年的107/10萬降至2021年的55/10萬。此外,耐多藥/利福平耐藥結核病診斷時間從2個月縮短至2小時;通過全面升級藥物,使普通結核病患者治愈率保持在90%以上;新藥的引入使耐藥結核病治愈率從40%提升至53%。
生命時報:當前,我國結核病防治工作還存在哪些短板?
徐飚:我國已建立起完備的結核病防治體系,目前面對的主要問題包括,耐藥結核病、人群結核菌感染率較高、對感染和預防性治療缺乏診斷和效果判斷標準。
耐多藥結核病,指結核病人感染的結核分枝桿菌,同時對異煙肼和利福平這兩種藥物耐藥,而通過分子診斷方法可快速識別利福平耐藥患者。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結核病新發病例中耐多藥/利福平耐藥比例為3.4%,有既往抗結核史的病例中耐藥率達19%。耐多藥/利福平耐藥結核病來源有兩種:一種是獲得性耐藥,主要是患者因種種原因不規范治療產生耐藥;另一種是感染耐藥菌。一旦發生耐藥,會導致診斷難度增大、治療時間延長、費用高昂、治愈率低,耐藥病人最短也要治療6~9個月,費用比普通患者高很多,耐多藥/利福平耐藥的治療時間最長要2年。目前,我國耐多藥/利福平耐藥結核病的發現能力、診斷水平、治療覆蓋率都尚不理想,隨著時間推移,耐藥患者將越積累越多。
最新數據顯示,全國約有18%的人感染過結核分枝桿菌,其中兒童青少年感染率較低,約為3%~8%,老年人感染率高達30%。受到結核菌感染的人群,一生中約有10%的機會發展成活動性結核病,當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時,發病幾率會大大增加。因此,防結核病是一個終身需要關注的問題。
目前,預防性治療主要針對免疫缺陷人群、器官移植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陽性人群和耐多藥結核病患者的密切接觸者等,由于缺乏對結核感染和預防性治療效果判斷的客觀標準,以及對人群結核感染負擔了解不足,我國對感染者的預防性治療難度非常大。
戰勝結核病,打好組合拳
生命時報:想要達成終結結核病流行的目標,我們該如何應對?
徐飚:目前,結核病人死亡的主要因素是耐藥和老年人群結核病與慢性病共患,要想終結結核病流行,必須要將耐藥結核病控制好。這就需要政府多部門、全社會和每個人共同努力,從籌措資金、加強人才培養,到提高快速診斷水平、臨床治療能力和新藥研發能力,再到社區家庭支持等各方面,都要打好組合拳。
政府加強領導。結核病是以貧困、脆弱人群為主的重大傳染病,沒有政府牽頭決策,單靠醫療機構,不可能實現終結結核病流行的目標。政府需要加強領導,強化保障政策,如在全國范圍內將耐多藥/利福平耐藥結核納入醫保等,對貧困患者進行救助;完善服務體系,包括分級診療、加強轉診和綜合防治服務。
做好醫防合作。公共衛生、臨床專業部門和專家要共同制定防治策略,早期發現病人,優化治療方案,全程管理患者,預防耐藥。公共衛生體系和定點醫療機構是我國結核病防控的執行者,要努力做好卡介苗接種、患者早期發現、臨床規范診療、健康管理、藥物供應和健康教育等工作。同時,動員基層醫療機構、社區和家庭為患者提供社會支持,共同遏制結核病流行和傳播。
推廣分子診斷技術。提升基層醫療機構耐藥結核病快速診斷水平,盡早發現耐藥結核病患者,控制傳染源。
生命時報:個人在結核病防治中應注意什么?
徐飚:第一,了解結核病知識。如果身邊有肺結核患者,或與結核病患者有較密切接觸,要注意防護和體檢。如有連續兩周以上咳嗽等不適癥狀要盡快就診,沒有不適癥狀也應定期檢查(6個月或1年)。第二,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人?、打噴嚏時捂住口鼻,不要隨地吐痰;在學校、辦公場所勤開窗通風,讓室內空氣保持流通;保證充足睡眠,合理飲食,戒煙限酒,加強運動,提高抵抗力。第三,患病不要恐慌。結核病是可預防可治愈的,最重要的是盡快接受正規的抗結核治療?!ㄊ澜绻l人系列報道之五)